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新闻 > 楼市家居 > 需求回归 北京写字楼市场全面恢复可期

需求回归 北京写字楼市场全面恢复可期

时间:2022-07-13 作者: 阅读: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孙蔚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蔚)“二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的净吸纳量为-8.3万平方米,这是继2020年一季度后第一次出现负值。”近日,高力国际华北区董事总经理严区海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简单地从数字角度来看,可能会认为疫情给市场带来了负面影响。但是,通过对市场数据、发展历史、需求动态等不同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净吸纳量为负并不代表新增需求不足,而是多种因素导致存量楼宇释放大量面积所致,预计三季度市场需求回归,全面恢复可期。”

高力国际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二季度北京写字楼市场无新增供应,受到市场租赁活动放缓、谈判周期延长等因素影响,整体空置率小幅回升到16.4%,市场租金也小幅回调至每月每平方米338.6元。

严区海进一步解释说,净吸纳量一方面受到需求侧企业租赁去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供给侧存量楼宇租赁面积释放的影响,即市场存量项目短期集中释放空置面积所致。例如,北京中服地块的两个项目在二季度合计释放出2.2万平方米;燕莎区域一栋甲级楼宇释放面积约4万平米;亚奥区域一栋甲级楼宇由于某国企完成搬迁在二季度释放出超过3.6万平方米的面积。粗略计算,这些新增的存量项目空置面积就已经接近10万平方米,这些新增面积并非疫情防控所致,但确实大幅增加了空置面积,进而降低了净吸纳量。

据了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2021年上半年北京写字楼市场开始出现大幅反弹,全年净吸纳量近120万平方米。因此可以看出,企业办公需求长期存在,疫情只能影响企业租赁的节奏变化,当刚性需求被外界因素短期压制后,在疫情逐步稳定后,之前被压抑的市场需求将快速释放。

“自5月底以来,我们已经看到市场活跃度在逐步提升,三季度市场全面恢复可期。”严区海表示,二季度的数据表现是疫情、市场和企业需求等不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的办公需求长期存在,切勿忽略数据背后的成因,以免对后市发展带来误读。

高力国际预计,今年三季度将成为决定全年市场走势的关键节点,金融和专业服务业是稳定北京写字楼市场需求的基本盘,也是整个市场的稳定器。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医药健康产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2016年到2020年的复合增长率均达到13%),将会为北京办公楼市场创造更强劲的新增需求来源。除了金融和专业服务业,互联网科技等高新技术企业依然持续关注,但关注点可以放在互联网细分赛道龙头企业、致力于传统产业信息化的企业以及涉及芯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相关的高科技术企业。



扫一扫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