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中国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7月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深化医改工作进展成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司长许树强在会上表示,人才是卫生健康事业的核心资源,近年来,中国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长足发展,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十三五”期间,中国卫生人员总量年均增长约5%,各类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2021年全国卫生人员总量达到1398.3万人。
据介绍,2021年,中国卫生人员总量达到1398.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28.7万人、注册护士501.8万人。“十三五”期间,中国卫生人员总量年均增长约5%,各类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卫生技术人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由30.6%提高到42.1%。2021年,全国卫生人员中卫生技术人员占80.4%,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但必须看到,我国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在数量、质量和结构上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许树强说,“十四五”期间,要遵循卫生健康行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激发人才活力,为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
许树强表示,下一步,要深入开展广泛调查研究,着力解决民众看病就医的难点痛点问题,要因地制宜谋划推动医改工作,不搞“一刀切”,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面,通过改革发展,到2025年,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西医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到2035年,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