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10日至11日,江苏省桃产业技术发展论坛暨第三届(2020年)优质桃果大赛活动在宿迁市泗阳县举办,沛县农业农村局选送的样品获得“三金”。
今年5月21日至22日,在徐州丰县举办的江苏省第二届(2021年)优质设施桃果评比中,沛县农业农村局选送的样品获得“两金一银”。
今年7月9日至10日,江苏省桃产业发展专题研讨暨江苏省优质桃品鉴推介活动在扬州市仪征枣林湾举办,沛县农业农村局选送的样品获得“一金五银”。
沛县的桃子为何频频获奖?这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沛县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赵厚清介绍,近年来,沛县广泛应用水肥一体化、树体套袋、避雨栽培等技术,引导果农种植“霞脆”“中蟠11号”“中油蟠9号”“金皇后”“中桃10号”“黄金蜜4号”等品种桃子,既增加了桃子产量,又提高了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强了桃子的市场竞争力。
沛县的桃子主要集中在大沙河产业带,以鹿楼镇为例,为促进桃子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该镇持续在“引强”上下功夫,同多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推动果品产业提档升级。不断在“培优”上出实招,加快推进农产品品种优质化,先后聘请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专家,组建林果类生产技术指导服务团队,定期到田间地头巡回指导,现场帮助农场主量身定制果园管理方案。同时,对沙河滩面进行土壤测定,全部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和标准化生产,大力搞好“三品”认证,主打“大沙河”品牌,为有机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位于大沙河沿线的沛县大沙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桃树1800亩,近年来,该公司先后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引进了八个品种,今年全部进入盛果期。
“‘霞脆’果实近圆形,果肉白色,肉质硬脆,这个品种去年获得了金奖,今年获得银奖,是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引进,总共种了100亩。”沛县大沙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诺表示,“我们种植的桃子能够获奖,坚定了我今后发展优质桃的信心。下一步,我将继续推广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引进新品种,种出更好吃的桃子,取得更大的效益。”
离开沛县大沙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记者来到沛县鹿楼镇子文水果种植家庭农场。农场主王忍忍和沛县高峰果园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高峰是姐弟俩,两人承包了100亩地种植桃子,目前桃子全部进入盛果期。“我们主要通过网上直播销售,两个人的粉丝加起来有10万多,目前我们这儿的桃子销售非常火。”王忍忍介绍,获奖的“中蟠11号”和“中油蟠9号”等品种桃子全部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果肉为黄色,口感好,带有香气。
目前,沛县主要水果种植面积近七万亩,其中桃子1.5万亩,桃子种植已经形成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去年全县桃子产值实现4140万元,带动2200人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