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览 > 观点 > 融媒新声丨清明节需要更多的文明祭扫方式

融媒新声丨清明节需要更多的文明祭扫方式

时间:2023-04-04 作者: 阅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踏青扫墓、祭拜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已成为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文化传统。

清明节前后,人们都在思绪里思念故人,都想到逝去亲人的坟茔上表达哀思。逝者与生者,哀伤与欢乐,既昭示了清明节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概括了“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本质内容。那种对故人的思念,那种对昔日的回望,那种对旧情的眷恋,如滔滔江水一样席卷心田。是的,怀想故人,是每一个人最纯净的情愫。

有统计显示,近几年来,清明节“网络祭扫”和“现场祭扫”的人群数量都呈现高位状态。但无论是“网络祭祀”还是“现场祭祀”,都不应有“高下之分”,“网络祭扫”和“现场祭扫”理应是一道自己做主的选择题,而文明祭扫、绿色祭扫,应该是必然的选择。

古时候,受条件限制,人们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可选择的途径不多,烧纸等也就成了较多的表达方式。时至今日,我们可以用于表达心情的方式越来越多。祭奠亲人,未必需要让烟灰飘散,未必需要让火苗跳跃。我们更应该让思念在心头燃烧。

文明祭扫、绿色祭扫、生态祭扫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我们可以写一篇祭奠的文章发表在论坛上,表达对故人的思念;我们可以到祭奠网页,为亲人点燃一盏烛火,捎去我们的爱恋;我们也可以在清明节的晚上,遥望星空,让思绪飘飞,让默默的泪水洗尽心里的铅华。

清明节到了,我们到亲人的坟前去看看,这是一种思念,一种怀想,一种回望。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有更多文明祭祀的方式。

  

评论:郭元鹏


扫一扫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