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下午,沛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开幕,县长索向东代表县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22年工作情况和提出了2023年工作重点,今年的政府报告都有哪些要点?
政府工作报告要点如下:
2022,这一年,是在多重压力之下实体经济稳健运行的一年。
1、主要指标逆势而进
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0亿元、增长4% ,突破千亿大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亿元、同口径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0亿元、增长 6%,总量连续3年居全市前列;固定资产投资474亿元、增长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5% 、7.5% ,均居全市前列。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中跃居第 40 位。
2、产业层次稳步提高
工业经济持续向好,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15亿元、增长8%;工业投资320亿元、增长 14%;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超900亿元、增长15%;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全市前列。现代服务业加快升级,完成服务业增加值447亿元、增长4.9%;规上服务业营收94.5亿元、增长26%,总量、增幅均居全市前列。东方物流入选“2022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现代农业高效发展,“天下丰沛” 品牌正式启用;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新建高标准农田10.9万亩。获评省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示范区。建筑业提质扩量。净增资质以上企业18家,总产值达,40亿元、增长7%,实现税,10亿元,产业规模保持全市,1、苏北领先。
3、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重大项目支撑有力,“765”计划新签约、开工、投产项目数均居全市前列;156个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60亿元、增长18.4%;大华智能影音项目通过市“1 号工程”审定。企业培育成果丰硕,净增“四上”企业25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80家、限上贸易业企业120家;新增市场主体1.6万户、注册资金315.8亿元;发放助企贷款25亿元,完成留抵退税8.6亿元。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实施“智改数转” 项目218个;完成5000万元以上工业技改项目48个;新增五星级上云企业3家,四星级上云企29家,上云企业总量居全市前列。
这一年是在动能转换之际,发展活力深度激发的一年。
创新实效加速释放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5%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8.2% 。完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393家。2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珀然股份获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1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获评“科创江苏”试点县;位居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第54位。
关键改革深入推进
获批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等24个国省级改革试点;5 项工作入选省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城投、产投信用等级提升至AA+。“不见面审批”事项覆盖率全市领先,企业开办“半日结”成为常态;尊老金“免申即享”模式全省推广。
双向开放有力拓展
完成进出口总额107亿元、增长7% 。恒辉编织获评省服务贸易重点企业;汉斯半导体等19家企业自营出口实现突破;五誉兴、顺泰等一批纺织企业完成进口设备替代;桑拿康养产业跨境展销中心投入使用;开放型经济在外部环境冲击下实现稳中有进。
这一年是在协同推进之中,城乡发展快速融合的一年。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90项城建重点工程开工率、竣工率再创新高。湖西职教园一期、晓明楼修缮等工程建成投用;汉街片区获批省老旧小区改造联系点,老大院、毛纺厂活化利用入选省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大微路、向阳路等一批重点道路建成通车,获评省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县;张良路、汉润路道路景观绿化入选省“乐享园林”,荣获“江苏省生态园林城市”,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更多市民的生活新常态。
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按序时推进,全年优良天数达282天、优良率全市第2;PM2.5平均浓度39.3微克 / 立方米、降低5.8% ꎬ改善幅度全市第2。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达 100%;地表水厂取水口改建加快推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14 项;建成污水处理设施60处、管网300公里;可再生资源发电量增长10%;一大批环境提升工程深入实施,一系列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生态沛县的秀丽底色更加彰显。
乡村建设全面深化
投资35亿元的28个重大项目圆满完成,实施道路亮化400公里、道路建设276公里、道路互通45公里、农路提升190公里、危桥改造21座,获评省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完成户厕改造25321户、农房改善4860户;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简易分类、生态处理、市场运营”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在全国推广;建成省级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13 个、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 9个,实现了,乡村环境的大幅度改善和乡村品质的整体性提升。
这一年是在攻坚锐进之时,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的一年。
疫情防控科学精准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精准落实各项措施,从严从紧抓好常态化防控,持续完善科学运转的指挥体系、平急一体的运行机制,切实提升核酸检测、医疗救治、服务保障等核心能力,核酸检测能力达13万管 / 日,高标准建成全市首家县级方舱医院,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学在沛县”硕果累累,投入24亿元新(改、扩)建学校14所、新增学位2.5万个;创建现代化标准学校3所、省市优质幼儿园9所,高考本科上线率居全市各县(市)区首位。“优质医疗” 加速提升,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大楼投入使用,中医院迁建工程有力推进,创成省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5家。“充分就业”更好实现,发放富民创业贷款7亿元、稳岗资金115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1万人。“兜底保障”全面覆盖,连续10年提高弱势群体保障标准,发放救助2.6亿元,惠及4.2万人,建成苏北首家县级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新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02万人,获评全国医疗保障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试点县。“安心养老”充分供给,建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家、医养结合型卫生院5家,“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强县”成绩斐然,国家4A 级汉城景区开门迎客,获评“中国好人”1 名、“江苏好人”3名,荣获,“中国文学之乡”称号。
治理效能切实提升
重抓“书记直通车”平台问题办理,一批信访突出问题有效化解,中央信联办交办事项化解稳定率99.5% ,国务院督查平台信件办结率100%。深入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实现“关爱之家”镇域全覆盖。坚决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71.4% 、50% 。坚决整改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推动15类问题即知即改;实施追赃挽损专项行动,有效止损10.5亿元;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29% 、30.7% 。“1+7” 消防应急救援网络不断健全。违法犯罪警情、刑事案件立案数分别下降12% 、9.2%,社会治安满意度、公安队伍满意度均居全市前列。
2023年重点工作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 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 以上;工业开票销售收入增长10% 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 左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GDP增速;进出口总额、实际使用外资、城镇新增就业、节能减排等完成市定任务。
实现这些目标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围绕“综合实力更强”,进一步催动项目大突破、托举产业大跨越。加速构建特色产业体系;持续提振产业发展动能;优化升级现代产业载体。
围绕“发展活力更足”,进一步提振要素强支撑、激活发展强引擎。打好重点改革持久战,打好集约用地攻坚战,打好科技创新翻身战,打好金融服务升级战,打好双向开放主动战,打好营商建设整体战。
围绕“城市品质更高”,进一步塑造城市新风貌、引领能级新提升。实施基础设施提档行动,实施交通体系提级行动,实施城市文脉提升行动,实施产城融合提速行动,实施智慧治理提效行动。
围绕“乡村生活更美”,进一步绘就乡村好风景、开创和美好局面。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深化宜居乡村建设行动,营造和美乡村幸福生活。
围绕“百姓福祉更实”,进一步厚植为民真情怀、增进民生真成效。全力促进富民增收,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健康沛县建设,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围绕“治理效能更优”,进一步压实治理硬举措、守牢安全硬底线。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涵养良好生态环境,提升县域治理效能。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聚力建设“百姓受益、百姓满意”的人民政府,聚力建设“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的法治政府,聚力建设“敢为善为、务实落实”的有为政府,聚力建设“风清云净、正气沛然”的廉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