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省检察院举行江苏省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新型毒品犯罪新闻发布会,发布7个典型案例。沛县检察院1起案例入选。
小小“邮票”,暗“毒”涌动
三人构成走私毒品罪被判处刑罚
“邮票”是一种新型毒品,原名麦角二乙胺,简称LSD,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毒性极强,是一般摇头丸的3倍。不法分子经常将纸张浸入LSD溶液中,制成与传统邮票大小、形状相近的成品。
“邮票”毒品
在江苏省人民检察院6月24日发布的惩治和预防新型毒品犯罪典型案例中,黄某某等人走私毒品案是一起跨境走私毒品系列案,案件中涉及的麦角二乙胺就是俗称“邮票”的新型毒品。
2020年6月,从事音乐影视传媒工作的音乐人黄某某在饭局上与同学吴某探讨国外音乐文化潮流。吴某故作神秘,拿出一张类似邮票的贴纸,让黄某某含在舌尖,黄某某顿感头部昏沉、身体松软并出现幻觉。第二天,黄某某又再次向吴某索要“邮票”,吴某称“邮票”系从香港购买。后黄某某两次通过吴某及其朋友于某,购买10张“邮票”用于吸食。经徐州市沛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三人均以构成走私毒品罪被判处刑罚。
该案系公安部挂牌督办的“Tank”特大走私毒品系列案中的一件。该特大走私系列案采用网络联系、虚拟货币支付、快递发货的模式进行毒品交易。在确定犯罪嫌疑人身份、毒资走向等关键细节上,查处难度大。沛县人民检察院提前介入该案,积极引导公安机关依法全面收集、固定证据。审查逮捕、审查起诉中做实做细释法说理工作,坚持惩治与教育并行,充分发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优势,促使一名犯罪嫌疑人在认罪悔罪后提供线索,迅速确定其他20名涉案人员真实身份。
据江苏检察机关统计,在我省出现的新型毒品中,合成大麻素占27.8%、曲马多13.8%、麦角二乙胺(邮票)9.7%,另外还涉及莫达非尼、甲卡西酮、二甲基色胺(死藤水)等其他物质。新型毒品种类繁多、易于伪装,电子烟、饼干、巧克力、饮料等均可以成为新型毒品的载体,导致打击难度加大。某些新型毒品的危害与冰毒等常见毒品相比,成瘾性更大、依赖性更强,过量吸食会出现休克、窒息甚至猝死的情况。比如合成大麻素的精神活性是普通大麻素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此案反映出的“网络勾连+虚拟货币+寄递配送”模式成为新型毒品犯罪新常态,走私新型毒品问题显现。据统计,江苏全省大约70%的新型毒品犯罪案件系全程通过网络完成,无直接接触。
针对案件中112名犯罪嫌疑人中超六成系有国外留学、旅居史的年轻人,检察机关提醒:走出国门学习和生活,可以增加阅历,感受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之间的异同,但是一定要多加甄别,警惕境外文化潮流裹挟的“毒品文化”,切莫让毒品毁了自身前途。
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也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防范新型毒品法治教育。各地检察机关共开展禁毒法治宣讲200余场次,开展庭审观摩30余场,充分利用新媒体,依托先进技术,打破宣传时空、形式限制,传播禁毒知识。
(来源:沛县检察院
上一篇:徐州可“刷脸就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