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临时,除了筑牢各卡口防控堡垒,隔离医学观察点更是另一道阵地。在这个“防御阵地”里,有这么一些人在默默在坚守着。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龙城国际酒店集中隔离点点位长赵玉兰的工作日志。点点滴滴,有苦,有累,也有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3月4日,沛县人民医院接到县卫健委紧急通知,需派员赴“沛县龙城国际酒店隔离点”开展工作,医院任命我为“点位长”组成7人工作组迅速进驻。冒着初春的丝丝寒意,一刻儿也不敢耽搁,我仅仅拿了一些必要的生活物品,匆匆和家人简单道别后,带着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关心,带领工作组一行7人就来到了龙城国际酒店集中隔离点——这块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
在我们这里的隔离对象比较特殊,都是从境外来的人员,我们的使命就是既要保证回国人员的健康,还要负责防止病毒的外来输入。作为点位长我深知身上责任重大,强烈的责任心告诫自己不能有任何大意和疏忽。
进入隔离点后,一切都是陌生的,根据实际情况我很快给队员进行了工作任务分配,一对一地快速熟悉隔离点的工作流程,我们又针对场地实际情况,调整规范了几处不合理的流程,期间还成立了临时党小组。我凭着2003年抗击“非典”时自己在隔离区工作积累的经验,对全体队员进行了疫情防控知识及穿、脱防护服技能培训,并对大家进行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武装,号召党员一定要脏活累活抢着干,处处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各项工作都要及时跟上,任何人都不能掉链子。
隔离点每天的工作是忙碌的,对隔离人员的接收与转运、健康观察、信息收集与上报、发放生活物资及一日三餐、采集核酸、防控消杀工作、垃圾收取与存放及时刻关注隔离人员的心理状况…武装成“大白”的我们每天一顿工作流程操作下来,都已日过半响,下午还要为次日的工作做准备。闷热的防护服里汗水浸透了衣背、N95口罩在脸上勒出了深深的沟痕,为了减少如厕的频率,穿防护服前大家都特意少喝水,整轮工作完成后,闷热、口渴、疲倦会一起涌来,那种滋味确实不太好受。
由于抗疫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只有在闲暇之余大家才能和家人孩子有个简短的视频通话,或者在我们组内几个人的群里面相互调侃几句,释放一下紧张的情绪和工作的疲惫。在我们工作组这几个人当中年纪最大的已经60多岁了,最年轻的是90后,作为点位长的我安排工作时既要考虑老同志的身体不适,还要兼顾年轻同志在特殊工作环境下的思想情绪波动,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付诸于工作实际。我们就这样夜以继日的忙绿着,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正当大家准备鸣金收兵时,我又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通知,本来预定的工作周期由于疫情变化的原因——延期了,我们工作组仍需继续坚守阵地,当接到这个指令的时候我真得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大家。当时我自己心里也有些茫然,本来我把80多岁的老母亲一个人放家里就已经很担心了,并且女儿也是刚因为二胎险象环生刚刚平稳;还有分管科室里积压的多项工作没有处理,我真是牵肠挂肚、心急如焚。但是疫情当前的形势容不得我有任何的迟疑,服从命令听指挥,不讲条件和理由,我稳定了自己的情绪后,把延期驻守的消息告诉给大家,令我感动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队员们一致表示:“领导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干”。多么好的同志啊!关键时刻,方显英雄本色!
工作还在继续......
我们工作组又接续工作了半个月…
我们工作组不折不扣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未出任何差错和闪失,能够为全县的疫情防控工作尽一己之力,大家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结束了在隔离点里为期一个半月封闭式环境下的工作,当我走出龙城国际酒店的大门时,第一眼就看到了满街盛开的鲜花,心情顿悦。
愿祖国山河无恙,人民幸福安康!
小编语:
简单的文字,暖暖的感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做到“不缺位、做到位、有作为”,有太多像赵玉兰这样在一线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工作者,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他们也有家庭,也有挚爱的父母、儿女,他们也害怕新型冠状病毒,但为了战“疫”的胜利,他们默默付出、不计回报,他们见过最早的朝阳,也熬过最晚的夜,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践行着承诺,用最无惧的坚守笃定前行!与疫情作战,无问东西,就是最好的诠释!
(来源:沛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