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县公安局: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县公安局:提升为民服务质效

时间:2021-12-06 作者: 阅读:

今年以来,县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厅、市局“放管服”改革攻坚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推进派出所“综窗”建设和公安审批服务事项统一受理集中办理工作为抓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坚持高位统筹,强化组织推进

县公安局始终坚持把做好公安政务服务管理作为服务群众和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成立局党委直接领导的工作专班,在全市率先成立政务服务管理大队,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公安政务服务专区,将治安、交警、户政等六个警种的34项县级审批事项全部进驻公安专区办理,群众可以享受“一门进、一窗办、一章批”的便捷服务。

在乡镇,县公安局首批选取重点中心镇派出所、重点镇区派出所和公安专区设立5个综合服务试点窗口,投入80余万元全面升级改造服务窗口、电子设备、便民设施、群众等候区域,打造一流服务环境。先后将26项高频服务事项下放至各派出所,全县5个综合服务试点窗口派出所均实现交管、出入境业务“一站式”办理,极大方便了群众就近办理业务。

 

聚焦便民高效,创优机制模式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针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审批档案管理、窗口服务规范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分别制定了《综合服务窗口办事流程》和《综合服务窗口办事指南》,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和“办事流程统一、申报材料统一、办理时限统一、办事标准统一、网办事项统一”的“三化”“五统一”工作标准,为全县公安政务服务提升奠定了基础。

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便民化。不断优化公安政务服务流程,扎实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今年以来,县公安局与县行政审批局、卫健委等多家单位密切配合,迅速推动“出生一件事”改革落地,今年8月中旬已正式上线运行。通过网上申请,一次性提供申请材料,即可办理“出生医学证明、新生儿落户、防疫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和社保卡申领”等政务服务,极大方便了办事群众。今年8月以来,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通过“出生一件事”系统受理业务966件,办件量全市第一。

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公安专区、四个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率先推出证件照“满意拍”便民服务,系统集身份证、护照、驾驶证等“三照”拍摄于一体,使群众能够在一个完全自主的环境下,多拍优选,挑选出自己最满意的证件照片,真正实现了“我的照片我做主”,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方便老年群众,创新建设了远程委托系统,委托双方在线沟通,确认委托事项和材料,有效落实“不见面审批”“容缺受理”等便民工作机制。

深入推进服务群众高效化。立足让群众办事从“跑一门、分头办”到“跑一门、一窗办”,全力提升综窗服务能力,着力将“专科专办”转变为“全科通办”,打破警种壁垒,加强综合窗口人员业务培训,分批组织到市局支队、相关警种跟班培训。并通过集中授课、随岗教学、线上自学、上门指导等形式,不断提升“综窗服务”业务水平,让群众一次排队、一次受理、一次办结,全天办件量占比达41.6%,进一步优化群众办事体验。


突出群众满意,拓展服务矩阵

强化就近服务“自助办”。立足“服务不打烊、便利无时限”,在主城区核心部位建成2处集车驾管、户籍、出入境等自助业务于一体的24小时智慧便民警务站。不断将全天候便民服务圈向基层拓展,先后在鑫达园李艳警务室、开发区科创园等多个中心警务室建成 “24小时自助服务区”,可通过自助设备办理3类10余项公安高频业务,让企业、群众尽享“家门口的便利”。

强化建设畅通渠道“一网办”。在市局政务服务管理支队的大力协助下,多次对接各警种、各派出所全面畅通公安线上业务办理渠道,按照“能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原则,全面疏通堵点难点,推动实现“不见面审批”60项,“最多跑一次”34项,政务服务事项接入率达100%。

强化护航企业“延伸办”。牢固树立“企业发展不止步、公安服务无止境”的工作理念,细化落实《全县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以“访企、融企、护企、安企、便企”为抓手,组织社区民警摸清企业情况、建立联系制度,维护企业秩序、强化周边整治。推行“主动服务”和“预约服务”,立足“一次办、当场办”,建立政务服务工作群,对易制毒化学品购买、机动车禁区通行证等事项,由窗口工作人员对接警种和派出所在网上流转审核,符合条件的当即出具许可证明,无需企业来回跑腿,有力地服务了企业发展。

县公安局坚持规范、精细、便捷、高效的服务宗旨,积极探索沛县特色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公安政务服务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全县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贡献公安力量。

(来源:沛县政法)

扫一扫手机打开